—— 中新系全媒体矩阵 ——
文艺行业垂直网站文——蒋振凤 刘睿 杨今
“新媒体”的概念是在艺术创作过程中使用信息技术或者创意媒体而产生的,随着这类技术革新和载体特性的挖掘,也为作品带来了各种有趣概念和属性。当下艺术创作的核心也逐渐成为了多种创作方向和媒体的融合,艺术家们把作品锚定在对当代社会的运作和关注中并不断的探寻表达方式,他们的技术应用带来了多种和媒体相结合的形式,也寻得了创作的特权工具。在新工具的创作边界下,作品类型的定义已然过时,因为每一个新媒体作品都可以包含传统艺术比如绘画,摄影或表演等等的概念。新媒体成为了动态的和横向创作的核心,这也反映了数字时代下我们生活方式的革新。
技术的应用普及形成了作品与观者在表象上的关联性,而内在逻辑与文化根基的脱离却产生了感知上的屏障。 2020年,多种因素的影响使世界格局和社会关系产生了极速的变化。回归中国艺术的脉络,回归艺术本身,在当下,是否具备条件,是否能够形成一个重塑和新生的机会?
对于这个极速变化的时代有什么可以给我们分享的?
梁建国:广州美术学院在1986年开设了设计专业,当时叫“环境艺术”。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各大学校纷纷开设校办企业,就是中国第一批商业室内设计机构。大概从1985年到1995年,1995年到2005年,十年一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发展都是根据市场需求推进的。而近十几年中国发展速度加快了,变成五年一个阶段。一个商业模式的出现就可能带动一系列的变化,就像互联网出现以后,对设计界的影响是很大的。艺术创作中新媒体的出现也让我们从空间设计上开始思考媒体与公共空间的关系,也做了众多的尝试。2020年受疫情的影响,生活方式正在发生变化,符合新环境的设计也是我们重点探讨的内容。
我们都是通过实践来感知这个时代,也获得了很多宝贵的经验,比如在这些新模式新需求的冲击中,如何做到保持中国文化根源的设计,吸收它的精神,保留它的基因,而不是简单的重复过去。我们要做的是一种精神状态和气质,让别人一看就知道是东方的。同时应运时代倡导科技与艺术的结合。
宋冬:我和梁老师一样都见证了这个不断提速的时代,技术、观念、模式的不断更新促使我们不断地适应理解也不断地思考未来。我从事了20多年的建筑设计工作,做过很多标志性的项目,然后又涉足艺术创作、时尚行业,现在正在尝试艺术与科技的结合。不断地跨界也是在不断变革的环境中寻找一种合适的表达方式,以及一种全新的可能性。
故宫宝蕴楼改造 梁建国设计
那么科学与艺术的结合是为了探寻新的可能性吗?可以说说这个想法的起源吗?
梁建国:其实我们的合作更多的是在寻找不可能,长久的定势和规则使我们在已经形成习惯的工作生活方式中很难有所突破,更别说去创造和感知未来了。而我们从这合作思路上看到了我们找寻的“不可能”,就在这虚实结合,科学与艺术深度融合的未来中。
宋冬:多年来跨界的探寻确实是在找大部分人认为的不可能。近十年来我游历于欧洲北美洲的很多国家,合作了很多项目,用自己的方式将中国文化艺术展现在国际舞台上。2017年,首次在巴黎八区举办个展时,我便将科技与艺术的融合体现在了展览当中,当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且这种融合的理念一直贯穿于自己的艺术创作和展现形式当中,也获得了一些荣誉,有艺术方面的也有时尚方面的。与前沿的新媒体研究机构也有过合作,可以说见到了种种的可能性。在2019年回国的一次机缘,与艺术家梁老师还有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科学艺术研究中心张主任一起探讨着科学与艺术的结合,我们同时看到了一种可能性,虚实结合的世界是整个时代的趋势。不仅仅局限于中国,但恰是中国现阶段最具备这种发展条件,并且是符合中国文化艺术发展脉络的、契合这个时代的一种艺术形式的诞生。我们便开始了合作,尝试着触碰到这种“不可能”。
宋冬与斯蒂芬罗兰2019秋冬高级定制秀 巴黎歌剧院
听起来特别的激动人心,那么这种科学艺术的结合或者说你们共同看到的这个方向是什么呢?
宋冬:专家们一致将其定义为“全息艺术”。基于科学艺术中心的视觉技术,我们看到了创作工具革新的可能性,也从东西方的艺术逻辑上进行了梳理,确认这个方向的可行性。
那么从东西方的角度来分析,都是如何理解艺术的?
宋冬:艺术这个词从古希腊语“ech-noi”演变而来(柏拉图-对话录),意思就是“由灵魂衍生出来之物”。艺术在被人类创作出来的那一刻就有了其存在的意义,也就是说,如果没有一种感性的物质作为媒介(例如人类),艺术就不可能存在,而正是其存在性反过来促使人类进一步创造出更多的艺术形式。这些形式的最终出现既是艺术的终极目标,同时也是确认艺术是否存在的标准。如果一些概念或者念头仅仅只是潜伏在灵魂之中却没有以任何表现形式体现出来的话,那就不能被称为艺术。在这个逻辑的基础上我们可以认为绘画或雕塑承载并物质化了创作精神。而这正是我们今日称为“艺术史”的学科的来源——由各种形式组成的历史。而不同时期艺术的表现形式不同。
梁建国:从远古规范性的普遍符号到近代资本主义时期下个体欲求和个性解放的表达,从对时空的探索认知到个体情感的抒发,形式上一直在不断变化,艺术表达的内容核心仍是一种普泛的感喟:关于宇宙的流变、自然的道、人的本体存在。在中国传统哲学和艺术的范畴里更为明显,我们看中国传统绘画,比如山水画花鸟画,形式的差异、内容的发展都不十分明显。上千年来形成了这些经典意象、经典画题、经典画境,一代代人不断地画不断地追寻。中国人崇尚“高古” ,推重“仿”“摹”,崇尚的是什么?摹什么?并非意在重复,而是要在这似同实异之中创造一个活泼泼的生命世界,动感的世界,“生”的世界。 画枯木瘦水也不是为画朽,是画生意,画天趣。诗歌、书法、园林、建筑也是如此。
故宫动态清明上河图,梁建国设计
宋冬:是的,具体的象具有永恒的情感意义才被不断描绘表现。远古的巫,到神话,到宗教,原始的象从对自然物的辨识、天文星象的符号性记录,逐渐演变为抽象的形式,再逐渐趋于规范化,成为独立的艺术形式。山水花卉鸟兽草木真正作为独立的审美对象,作为情感抒发的发端和寄托其实很晚。黑格尔称之为象征艺术的种种,古埃及的金字塔,巴比伦、印度的大石门,玛雅的图腾柱……都不是个体自由创作的成果,是群体集体劳作的结晶。用物质客体的巨大形式或尖锐冲突展示的是人类主体力量的强大。
其实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中国的传统哲学和艺术其实是更注重于人的。在中国,与客体自然特征相对应联系的群体情感,没有成为宗教的或科学认识的,而是走向人,走向内在,成为审美的、艺术的。中国美学重视生命体验,以生命为本体,为最高真实。孔门仁学由人而天,由心理伦理而后天地万物,非常重视人的感性生命;道家讲“与道冥同”、“与物玄同”,也是与生命的;禅宗讲观照,重了悟,重直觉,同样以生命体验而达物我冥合。人的情感和大化生机共感共振,从生命的角度看待天地运转、四季更替、昼夜迭代,而不是理知的科学逻辑认识。
宋冬装置作品《香》布鲁塞尔皇家科学院
梁建国:中国艺术重视这种真实大于知觉感受上的具体真实,甚至有时外在的真实成为了可以舍弃的假象。绘画中没有明确的光影,没有限定的时空;戏曲没有像生活一样逼真的舞台布景,环境是虚拟的,动作是假定的。京剧中的开门关门,上楼下楼,就靠几个虚拟动作来表现,但它感觉很真实。它的真实填充还原于创作者和观赏者的想象,来源于共有的生活感受和人世经验:很具体,又很普遍,有很大的包容性。对想象的真实的强调和对情感化时空的重视,使中国艺术的创作和接受能够很自由地脱离逻辑的常见和科学认知的束缚,我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正有此而生,更丰富长久的审美感受也从中而来。
宋冬:中国艺术中的时间观也不同于西方,从生命角度看待昼夜更替,时间在这里是情感性的,它的绵延顿挫,存在消亡,是与情感性在一起的。不同于客观的、空间化的时间,本体性的情感化的时间是中国美学里很重要的一个特征。它将世界内在化了,将空间时间化了。像建筑、书法,这种物质性很强,好像是静止的艺术,却通过线条,通过动势,化空间为时间,成为“有形的音乐”,有了流走的动态情感。“上下四方曰宇,往古来今曰宙”,这种时空合一一直延续在我们的思维里,在西方,从古希腊开始时间和空间就被区分开了。我们将时间和空间合为一体,将时间和生命联系在一起,倒得到了情感化内在化的真实。
中国艺术脉络中的这些生命情感、族群意识以及时空观念都无比契合这个时代,加之视觉技术上的更新,使得我们看到了“全息艺术”诞生的可能性。
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科学艺术中心海洋生态模拟,视觉工业基地
那么这种可能性需要如何实现呢?
张之益:梁老师宋老师在艺术脉络上做了很深入的探讨,也切实感受到了中国艺术在这个时代环境下的众多可能性。从技术革新角度来说,技术革新总会带来新的形式和概念,在艺术史上,随着技术的进步,产生了油画,产生了印象派,也产生了摄影和电影。欧洲从1950年代电视进入家庭并迅速成为了大众传播的新工具,被视为先锋的一代人在演播室内创作特定的作品,将人物和图形符号在屏幕上相交,这种方式也开创了新的电影空间;索尼公司1963年发售第一台Portapak便携录像机时,艺术家们开始与动态图像保持了一种新的自发而亲密的关系;从1990年代开始,记录式技术被数字技术取代,以像素形成图像为特征的数字技术应用呈指数级增长,并且进入到计算机应用领域诞生了图像工作软件。从此图形效果和特殊效果的制作便不再依靠于传统影像的工作室经验了。屏幕和投影也为作品的呈现带来了新的关系。多媒体集成了空间环境与硬件设备,也大大拓展了作品表达的可能性以及观众与作品之间的交互关系。而21世纪以后,随着互联网的兴起,人们的观看方式进一步发生变化。传统的艺术形式,比如架上绘画等还在继续,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很难直接创造表达与当下信息社会同步的内容。即便是电影,这种影像的单向观看模式随着时代的发展也会逐渐弱化。
如今,虚拟空间与现实空间的叠加成为了可能,在虚拟空间中使用的创作工具以时间为驱动,将空间、材料、形式、声音、算法、数据结合在了一起,创作思维由平面转而为立体;独立创作变为多领域人员的协作;创作材料可以取自真实群体或者动态物体的数据;从作品形态上也具备了前所未有的可生长性;真实数据的使用也将反映更直观的社会意义和族群共性而非仅仅呈现某个艺术家的个人观念。我们已经从技术上开始搭建创作平台,尝试实现这种新的创作工具,同时也正在设计基于这种新可能性的艺术作品,尝试探索这种新形态的边界。
可以肯定的是随着人工智能、5G等技术的构建完成,如今已经是一个用影像来表达,甚至构筑世界的时代。深度数字化的社会,未来必将迈进一个视觉时代,建筑于其上的文化体系和艺术形式也必定与以往不同。
北京视觉工业基地总部
人物简介:
梁建国先生一直倡导“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曾于2011、2012、2014年三获素有室内设计奥斯卡之称的Andrew Martin InternationalAwards选为全球著名室内设计师之一。2012年与2013年连续两年荣获IIDA(国际室内设计协会)举办的第39届和第40届国际室内设计大奖。2012年被中国陈设艺术委员会授予2012年度“陈设中国-晶麒麟奖”最高荣誉——设计艺术家。同年,获得“2012中国室内设计十大年度人物”的殊荣。2014年又被评为“2014年中国设计年度人物”。2020年开始与中科院自动化所科学艺术中心合作共同启动全息艺术的研究项目。
宋冬先生是建筑师,艺术家,ODI创始人,巴黎荣誉市民。曾作为设计师与建筑大师夏邦杰(Jean-Marie Charpentier)合作上海大剧院,之后与保罗安德鲁(Paul Andreu)合作东方艺术中心,与贝聿铭合作北京中银总部,主持钓鱼台国宾馆内多个建筑设计工程,在国际国内斩获无数荣誉。其绘画创作亦获得社会广泛认可,2017年因ODI概念展画展的成功举办获得“巴黎荣誉市民”勋章;在国家博物馆荣获《中国最具收藏价值艺术家》;在中国美术馆参加《天地大美·中国艺术名家邀请展》;在法国国家美术协会设立了艺术与生活融合领域的《ODI宋冬奖》支持鼓励更多的人将艺术创作服务于生活。2019年与法国高定设计大师斯蒂芬罗兰合作,在巴黎歌剧院,香榭丽舍大剧院举办春夏和秋冬两届高级定制时装秀。2019年开始与中科院自动化所科学艺术中心合作的光媒艺术作品,在拥有159年历史的法国国家美术沙龙上斩获三项金奖。2020年以艺术科学家的身份与中科院科学艺术中心共同启动全息艺术的研究项目。
张之益先生是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科学艺术研究中心主任,高级工程师,北京电影学院未来影像高精尖创新中心PI。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十九届“北京市优秀青年工程师”奖获得者;2011年度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转化奖”获得者;入选美国著名商业杂志“2014中国商业最具创意100人物榜单”。第十四届中国广播影视大奖电影“华表奖”优秀动画片、纪录片评委;2016年度中欧网络安全和数字经济专家工作组专家; 2017年度国家科技部项目评审专家。主要研究领域为计算机视觉影像技术的研发与创作应用,并不断推动视觉影像科技的成果转化与产业拓展,构建了具有数字经济与文化经济双重特性的视觉工业理论与实践体系,并从价值链创新角度提出了九宫模型、文化大数据生态系统等理论分析框架。并相继主持了国家动漫工程核心技术支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文化部专项课题建设项目等多个国家级课题及《3D数字虚拟与动漫技术产业化》等多项中科院院地合作项目。由其执导或制片的三部动画电影长片《动物狂欢节》、《麋鹿王》、《兔子镇的火狐狸》分获第12届、第13届、第14届华表奖最佳动画长片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