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着飞翥翰墨香,砚池耕耘灿生光

来源:中国文艺报道作者:时间:2021-03-10 13:51:32
  一一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董志安作品鉴赏

微信图片_20201123131952.jpg

微信图片_20210310104554.jpg

微信图片_20210310104602.jpg

今日头条 •巜中国书画》评论员

  书法史上的魏晋时期留下了无尽的辉煌,以清雅、高逸、流美、洒脱为特征的“魏晋风韵”,一直被后期书家苦苦追索。书法演进有种奇特现象:一种审美风格的形成,从萌动、滋生、繁茂、壮大到成熟,往往经过漫长时间的孕育,高峰形成后又迅速坍塌。同样,“魏晋风韵”在隋唐后便跌入低俗,虽也不乏书家踵其前贤而光耀千秋,但水准始终难以接近、持平或超越,只能空发仰慕之思。但这不影响后人不忘初心始终苦苦地探求,今时今日,在众多书法艺术领域成绩斐然者中,他——著名书法家董志安老师便是之一。

微信图片_20210310104437.jpg

微信图片_20210310104529.jpg

微信图片_20210310104628.jpg

微信图片_20210310110136.jpg

  董志安(又署稚庵,老盫)斋号朴真堂。汉族,男,一九五四年生,河北保定人,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翰墨书画研究委员会副主任。其幼承家学,从小受祖父濡染熏陶,后在父亲的谆谆教诲、耳提面命下,养成痴迷书法的意趣。以书法创作和教育为业数十年,八十年代就开始从事书画教育工作,一生遍临经典书法碑帖,筑牢了书法根基,青壮年时代,遍访京津名儒耆宿求教,蒙同乡前辈书法家張旭引荐,亲得启功老,中石老指教点拨,尤常得刘炳森先生亦师亦友,指导颇多,经多年苦心孤诣,俯拾仰取,博涉广收,于楷,行、草、隶等诸体均有较深功力,且大到盈丈、小到蝇头均可信笔挥洒,其楷书以童年打下的唐楷基础为框架,兼取北碑郑文公,崔敬邕,刁遵等诸帖笔意,以劲健、浑厚、樸茂、古雅为追求,形成了兼得众长又特色鲜明的自家面目,以正大浑穆、凛然清奇列于当今楷书之林。

  目前为中书协注册高级书法教师,中书协艺术统考最高书法级别。受聘中国人民艺术家协会,中国名人书画协会,北京华夏书画研究会,北京久藏书画院等数十家书画艺术机构职务,同时签约中国书画交易中心,北京鸿兴书院,北京久藏书画院专业书法家。

  2020年获中华全国金鼎文化艺术名家榜入榜艺术家荣誉称号。

微信图片_20210310104502.jpg

微信图片_20210310104616.jpg

微信图片_20210310105413.jpg

微信图片_20210310110129.jpg

  董志安先生出身书香门第,受其祖辈书法及文化的熏陶,潜心研励书法数十余载,辛勤耕耘,临池不辍并着力师法书法文化首位代表人物东晋王羲之、王献之、赵孟頫等先贤,博览群书,汲取众长,师古而化,尤以行草见长,作品苍劲挺丽、舒展流畅、雅俗共赏,形成了:尚古人之道法、书时代之精神的个人书风。

  纵观董志安书法,法度严谨中自我风格尽显,他的书法里融入了儒家的坚毅,果敢和进取;也蕴涵了老庄的虚淡、散远和沉静闲适、不炫技卖弄,但求扎实沉稳的大家气势,在运笔中省去尘世浮华以求空远真味的意味。其章法布局 阵容取势险峻,结字造型或倚或正,或重或轻,有“来如雷霆收震怒”之美。他行笔迅捷、用笔有力、发力沉稳,没有一丝给观赏者浮躁不实之感,在笔墨技巧的运用上,能整幅作品用"枯笔”风格完成,这也是难能可贵的,这也正是董志安老师的书法能媲美先贤的可贵之处。以历代书法艺术为源头,是每个真正习书者的必经之路,不难看出在这方面董老师是下了苦功夫的,所以几十年下来,形成了他一种既具有坚实的功底又彰显了自家特点的书写风格,字里行间透着大气不失清雅、古拙而又彰显灵动的书家难得之作。显然其取法于历代书法大家作品的精髓,又不拘泥于书法大家的作品风格,在其笔划、结构、造型等方面寻求韵味、耐人品尝,充分展示了他作品那分与众不同的豁达与魅力。

微信图片_20210310104406.jpg

微信图片_20210310104416.jpg

微信图片_20210310104423.jpg

微信图片_20210310110147.jpg

  我们再从细化处用专业的眼光来赏读董老师作品,从他的书体变化中可见,他很擅长处理整幅作品细微处的统一协调性。其雍容中透出素雅情趣,华贵中显出朴拙本色,给人以美的享受。更难能可贵的是融合古今的创作手法,形式新颖、风格独特,使传统的中国书法焕发了新的生机,具有鲜明的时代感。他深厚的文化底蕴、超群的文史修养、精湛的笔墨功底、高超的技巧既是天然的又是自我的,在气韵藏于笔墨,笔墨皆成气韵中使自己的艺术创作完成了浑然的整体把握,展示了苍润的笔墨情韵和中国文人的风骨神韵,同时也彰显了中国书法的生命与活力,证明了中国书法的特征与可发展性。对于社会上昙花一现的“江湖书法”,可以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言行皆碑德润玉,平生守砚翰墨香。”中国的传统书法艺术之所以源远流长,一脉传承,这源于书法艺术能将人的审美情趣、精神准则发挥到某种极致。“到底是书法选择了有智慧的人,还是一个有灵气的人选择了书法”?这个话题在浩瀚的艺术时空下,无疑就成为永恒的偈语。都说“天道酬勤”,然而在浩瀚艺海中泛舟,几人又能成功到达彼岸呢?至于能真正成为传世名家的,在历史长河中就更寥若星辰了,董老师一生对书艺孜孜以求,辟一方净土,耕笔墨春秋,不经意间将自己和书法艺术紧密地融合在一起,信笔挥毫,驰骋于艺术的海洋之中,自如和快乐着,其书法技艺也在时间的磨砺和积淀中得到升华,可谓是当代不可多得的艺术大家。

微信图片_20210310104430.jpg

微信图片_20210310104510.jpg

微信图片_20210310104520.jpg

微信图片_20210310110120.jpg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董老师虽然取得了书法艺术的卓越成就,但他始终没有不忘虚心谨慎,戒骄戒躁的美德,常自谦说略懂皮毛罢了,相信千百年后,翻开泛黄的书坛史册,后人能领略到当年著名书法家董老师那精彩的一页。

中国文艺报道

上一篇:扒一扒牛年春晚魔术师王禹:十年追梦赤子心

标签
  • 书法家